新春走基层:在愚公移山故里济源何止青绿且听豫光发展之歌

  北国新春,大地一片苍茫。2月7日,正值蛇年正月初十,企业家日报记者踏入位于愚公移山故里的河南省济源市,走进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玉川冶炼厂那一刻,映入记者眼帘的却是一番别样的青绿:青的,是不远处清晰可见的山峦叠嶂,绿的,是厂区郁郁葱葱的常绿植被。

  再走近些,可听见冶炼车间机器轰鸣,厂房上空水蒸气氤氲缭绕。而在干净整洁温暖的中控室内,一身工装的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台前,双目紧盯着着智慧大屏呈现的冶炼数据。

  “看!这是全国首个析铅处理自动排距机组,机组排距速度由原来的30秒提高到12秒,让铅生产量从7万吨提高到20多万吨。”

  “通过深化改革、科学技术创新、流程再造,我们堵漏洞、降成本、提效率,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1月3日,豫光2024年度五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能提升、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彰显了豫光创新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冲刺“双千亿”的强劲动力,为豫光“掘金”新材料、抢跑新“赛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以来,豫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无惧风雨、劈波斩浪,沿着高水平发展的航道稳健前行,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预计完成营业收入超900亿元,同比增长近24%,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总利润同比增长10%左右,实缴税金同比增长18%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重大突破;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稳步向前,位列第331位;荣获了历史上第三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实现了铅冶炼全流程的绿色冶炼技术领先。

  豫光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金刚带领团队,秉承豫光“愚公移山、产业报国”的发展理念,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走向世界,主动破局,开启新的战略商机,写下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的豫光新实践,以及豫光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从原材料龙头向新材料强企转型的崭新篇章。

  在豫光新落成的科技馆新材料展区,合金、高纯金属、新能源、稀贵金属等四大类数百种新材料产品分区摆放,像列阵的士兵,等待向新材料市场进军的号令。依托豫光全产业链及优质原材料优势,豫光坚持履行国家战略使命,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新材料产品研制力度,目前豫光新材料已初具规模。

  豫光数智中心,偌大的智能显示屏上,豫光各个生产基地的三维实景跃然其上。轻点鼠标,操控罗盘,安全、环保、生产、工艺、能源等各项监测数据便可一一呈现。豫光数智中心,采用大数据平台、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数字孪生、5G通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连通园区信息化系统和工业控制管理系统,可以每时每刻调度生产、管控风险和应急指挥,实现豫光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推动豫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转型。

  行走在豫光玉川厂区,处处可见火热的项目建设画面,满目尽是生机勃勃的发展场景。一个逐“绿”追“新”的现代化厂区,正在太行山下蓬勃生长。

  同样瞄准着循环经济方向,年前竣工的豫光再生铅闭合生产线项目,也紧扣“绿”字“新”字,开始加快统筹运行。

  在该项目的智能集控中心,各生产线的生产场景尽收眼底。从废铅蓄电池拆解,到分色塑料产品打包,生产流程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一键式混合流程顺序控制,充足表现了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该项目的竣工,也奠定了国家大宗固废骨干企业“示范项目”、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全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领域试点企业的突出地位。

  年处理54万吨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原料地仓内,只见废铅酸蓄电池经过行车抓斗进入低误差自动给料机内,精确计量后由皮带输送至下一道工序,进行自动破碎分解。

  自动破碎分离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装备,由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全套设计制作、安装、调试,是目前国内顶级规模、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设备。

  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豫光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持续树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在国内首创了“原生+再生”相结合发展的新模式,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目标下,豫光全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调整产业体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创新、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勇立原材料潮头,科技赋能打造新材料强企”玉川厂区门口的大幅对联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原”材料到“新”材料,仅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豫光从原材料龙头向新材料强企转型、抢占产业新赛道和科技制高点的信心和决心。

  1月3日,和再生铅闭合生产线项目一起竣工的,还有豫光泛半导体用高纯金属中试基地。

  豫光泛半导体用高纯金属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将高标准建设7N超高纯碲、7N超高纯铟、7N超高纯镉、7N超高纯锌、6N高纯硒中试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会对河南省乃至行业高纯金属材料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有力支撑,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走向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豫光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高纯金属是芯片半导体、光学传输、光伏器件等高端领域的重要原料,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短短8个月时间,豫光打造出了河南省最大的超高纯金属制备中试平台。平台瞄准高纯金属新材料新赛道,加快了自主研发发展步伐,让豫光从原材料向新材料转型的“质变”更加势不可挡。

  项目建设、产业转型,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的赋能。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支撑。

  2022年3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豫光牵头组建了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

  走进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浓浓的科学技术创新氛围扑面而来。优良的办公条件、先进的科研设施,为科学技术研发和项目孵化创建了优越环境。

  负责人吴艳新和记者说,目前依托产业研究院,豫光与省科学院、郑大、哈工大、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建立了高纯金属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等10个重点实验室,建设了砷资源绿色低碳、新能源材料等近20条高端材料中试生产线,聚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围绕高性能合金、高纯金属、新能源、稀贵金属等新材料,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

  2025年,豫光将朝着双一流、双千亿的战略目标,持续追“青”逐“绿”向“新”,在履行国家战略使命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出彩的豫光新篇章! (李代‬广‬ 李艳)

  豫光济源人的骄傲。河南之光![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上一篇:
下一篇: